在寧夏如果夸一個人出色就會說他“攢勁”。近年來,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涌現出了一批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好人、鄉村振興十大閱讀推廣人等“國字號”殊榮的女性,充分彰顯了“攢勁”的她力量。
“攢勁媽媽”李耀梅、“灘羊媽媽”寇啟芳、“電商達人”王航弟、“致富能手”李志巧……她們在各自的領域奮斗著,都有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為什么在紅寺堡會有這么多的“攢勁”女性呢?
我認為,是國家的扶貧搬遷政策以及對婦女工作的重視造就了她們的成功。移民搬遷后的環境,進一步解放了她們的思想,給了她們創造價值、實現自我的機會。她們過去都經歷過生活的苦難,但都有股不屈服的勁兒,始終沒有向窮苦的日子妥協。
紅寺堡是全國最大的易地生態搬遷移民集中安置區,20多年間陸續安置了23萬來自西海固地區的群眾。同時,這里還有寧夏其他縣市和部分外省自發而來定居的群眾。移民的到來,把各地的文化帶到了這里。移民群眾經過這些年的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豐富多彩的紅寺堡移民文化。平時,各族群眾忙里偷閑寫書法、唱秦腔、拉二胡、剪紙、刺繡、烙鐵畫,還成立文藝隊編排節目參加巡演。今年2月,紅寺堡舉辦的社火展演就吸引了大批群眾前來觀看。
我時常在思考走出大山后的移民如何獲得更美好的生活,如何加強移民文化保護傳承。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就建議相關部門支持紅寺堡創建國家級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希望能在更廣層面推廣紅寺堡的成功經驗。這次上會,我繼續提出要加強移民文化傳承,將紅寺堡打造成全國移民文化保護基地的建議。
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進程中,寧夏的移民文化就是一部各族移民群眾共同開發建設“塞上江南”的歷史??梢哉f,也正是紅寺堡移民文化孕育和滋養了“攢勁”的她力量?!皵€勁”的她力量,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作者: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婦女聯合會兼職副主席 馬慧娟(回族)
來源:《中國民族》雜志2023年第03期
編輯: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寧(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