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專欄·青海茫崖市創建風采錄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茫崖實踐 ——青海茫崖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風采錄系列之二
2023-08-25 08:45

       2018年建市的茫崖是全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地處青海省西北邊陲,區域面積4.99萬平方公里,漢、蒙古、藏、回、撒拉、土、滿、東鄉、維吾爾等多個民族在此和諧共居。全市有3個牧業村、9個城鎮社區和8個“飛地”社區,總人口達6.8萬,城鎮化率100%。

       近年來,茫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完整準確全面把握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別是關于青海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茫崖實踐打下了堅實基礎。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是茫崖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建市以來,茫崖市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重點工作謀劃推進,2022年正式提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示范市,是提高黨在茫崖執政能力的重大舉措,是實現茫崖長治久安的固本之策,是推動茫崖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是傳承茫崖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在曾經荒無人煙的戈壁荒漠上,建起一座富饒美麗的高原工業新城,茫崖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民族團結進步史。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批批來自祖國各地的開拓者、建設者奔赴茫崖,在黨和國家“開發柴達木”的時代召喚下,萬眾一心、攜手攻堅、艱苦創業、拼搏進取,實現了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書寫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恢宏史詩。這些年來,茫崖少數民族的面貌、城市的面貌和民族關系的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深深融進茫崖各族干部群眾的血液和靈魂,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緊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奮進新征程的信心決心更加堅定,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行動更加堅定,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打牢了政治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強調,“青海是穩疆固藏的戰略要地,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承擔起主體責任?!泵Q碌靥幥嗪?、新疆、甘肅三省區交匯地帶,是涉藏臨疆的邊界地區和“三個安全”的典型代表區,也是青新維穩大前沿,既有反暴恐、反分裂、反滲透、反破壞的維穩任務,也有做好駐地大型企業、偏遠工礦企業、“飛地社區”和毗鄰地區多方協作聯動的社會治理責任。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探索市域治理現代化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有利于夯實維穩工作的思想基礎、物質基礎和群眾基礎,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領域的各種風險隱患,對于維護省際邊界地區長期和諧穩定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自建市以來,在國家“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對口支援、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等重大戰略和政策的推動下,茫崖市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取得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進步。作為絲綢之路節點城市,茫崖擁有推動各民族共同富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可多得的資源優勢。扎實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各項工作,在茫崖實現現代化的同時,必將輻射帶動毗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歷史上,茫崖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之地,西羌、吐蕃、吐谷渾、蒙古等民族都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休戚與共,共同鑄就了多姿多彩、歷久彌新的燦爛文化。新中國成立后,茫崖孕育了以“兩石文化”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成為青?!安襁_木精神”的溯源地。這也賦予了茫崖這座石油新城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文化底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勇于創新、團結奮斗、科學務實”成為茫崖人重要的精神養分。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探索挖掘茫崖燦爛的中華文化、培育的偉大民族精神,有助于強化茫崖人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內涵的理解和認同。

       創建示范市工作開展以來,茫崖市始終完整準確全面把握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別是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不斷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全市呈現出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邊界平安、人民安居樂業的新氣象。

 

堅持高位推動,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加強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進入新時代,茫崖市始終站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切實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將之作為制定政策、規劃的指導原則和根本方針,堅持把創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確保民族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堅持將創建工作作為市委書記“一號工程”,成立黨政一把手為雙組長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領導小組,列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市委全委會每年專門部署,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先后研究部署40余次。同時,將創建工作納入全市年度目標考核、政治巡察內容、市委市政府督查以及市人大政協定期檢查重點,對全市各部門各單位民族工作開展情況持續督查問效,進一步壓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全面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精準性。

       制定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實施方案,明確37名市級領導干部分片包片聯系創建示范點,每年基層黨委(黨組)書記向全委會述職創建工作,組織在全市范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蹲點調研,落實重大任務專班推進、重點工作掛牌督辦、重要問題集中攻堅工作機制。抽調8名干部專職常態負責創建工作,配備村、社區民族工作聯絡員,實施“基層政權陣地建設”工程和“邊界地區民族團結黨旗紅”工程,落實各級創建工作經費2000余萬元。深化干群共建、地企共建、城鄉共建、軍民共建、系統連建模式,形成全市共建工作格局。

       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納入市委常委會及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計劃,先后專題學習50余次。統籌優化各類宣傳教育資源,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全過程,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培訓全覆蓋專項行動。抓住黨員干部“關鍵少數”,充分發揮示范作用,抓住青少年“拔節孕穗期”,點亮健康成長燈塔,抓住重要活動有利時機推動社會宣傳教育,干部教育培訓率達到100%,群眾知曉率達到100%,各族干部群眾“五個認同”思想和“四個與共”共同體理念更加堅定。

IMG_20220627_124025.jpg

2022年6月,茫崖市委召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會


堅持文化浸潤,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堅持用正確的理想信念引領各民族、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各民族、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團結各民族。

       廣泛開展“四史”及國情省情市情教育,深入挖掘茫崖紅色文化資源,打造英雄地中四井、獅20井、七個泉解放軍剿匪基地、石棉礦工業遺址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將突出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納入城市規劃設計,打造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文化長廊等視覺形象工程,基層組織陣地建設均體現民族團結主題和內涵,形成示范帶動、點面結合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紅色路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百場宣傳教育、百期媒體報道、百名典型宣傳、百家示范選樹主題活動,深化“互聯網+民族團結”行動,讓互聯網成為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最大增量,推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做細做實做好“24字方針人知人曉工程”,實施“立德樹人”“移風易俗”等文明創建工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家培育、時時導行、處處助力,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重要指示精神。

       加強特色文化遺產發掘保護和傳承創新,支持蒙古族氈繡、刺繡等非遺產品制作和銷售,培育“茫小寶”等文創品牌,積極籌辦八百流沙極限挑戰賽、雅丹毅行創客大會、茫崖美食大賽等大型賽事和文化活動。目前,已出版《印象茫崖》《茫崖史話》等民族團結進步系列叢書近10部,《天邊的茫崖》等7首原創歌曲成為網絡熱搜歌曲,現代京劇《生如夏花》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部優秀劇目,電影《茫崖之戀》獲第九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獎,舞臺劇《遙遠的尕斯》成為游客在茫崖各景區必看的優質節目。

       建成兩所州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1所市級教學點、3所達標校,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確保茫崖各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深入全市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從強化課堂教學、豐富活動形式、營造校園氛圍、倡導家校共育、依托社會施教等方面,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進校園”工作落地見效。

 

堅持優化發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步伐堅實有力

       按照“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的重大要求,堅持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解決茫崖市各項問題的總鑰匙,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擘畫的產業“四地”建設藍圖,全面提升經濟能級,推動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20年的90.4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08.88億元,增長20.4%;人均生產總值從46萬元增長至57.92萬元,增長25.9%;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7817元增長至41852元,增長10.6%。

       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構建“一主多元”現代化綠色循環產業體系。茫崖是國家戰略資源和能源資源重點儲備開發區,轄區內已形成23個穩定作業油氣田,地面構造140多個,10萬噸頁巖油完鉆項目首次在青藏高原實現規?;_發,將成為我國頁巖油開采重點區域。2022年,全市生產原油235萬噸、天然氣60億方,實現工業總產值264.69億元,稅收達73.18億元。服務青海省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深化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鹽湖產業總產值達到60.83億元,為端穩“中國飯碗”、支撐新能源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打造國家清潔能源高地,建成330千伏變電站兩座,在建330千伏變電站、750千伏變電站及1條雙回路送出線路,目前總裝機容量617兆瓦,在建和待建290萬千瓦,2022年累計發電量10.59億千瓦時,實現產值4.05億元。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旅游投資,規劃“一核兩翼、三個主題、四環覆蓋”生態旅游線路,茫崖成為青新甘中心鏈接旅游集散地,俄博梁雅丹地貌群、火星營地、翡翠湖、艾肯泉等成為網紅打卡地,冷湖火星小鎮納入2022年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名單。將賽事體驗、紅色文化、工業遺址融入到旅游中,在旅游中講好中國故事,每年吸納游客100萬人次以上。推行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牧戶共贏模式,尕斯蒙古羊入選全國綠色無公害有機產品名錄,形成特色養殖、良種繁育、鄉村旅游等產業振興局面。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在環境治理、價值轉化上取得新成效。堅持在產業規劃、項目謀劃、經濟布局上關注綠色GDP,自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夯實各民族生存發展的生態基礎。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化治理,以中央、省州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信訪件整治為重點,完成8.7萬噸油泥砂、石棉尾礦及粉塵治理等8項問題整改銷號,建成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綠化輸水工程、醫療廢物存儲冷庫等一批生態環保項目,持續開展大氣、水源、土壤污染防治、國土綠化、淘汰燃煤鍋爐綜合整治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新成績,土壤環境保持清潔穩定,城鎮綠化率達30%,市轄三鎮建成區90%以上的區域實現全清潔供暖,全年未剔除沙塵天氣空氣優良率達84%,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

       堅持將財政支出85%以上用于民生,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支點著力改善民生,補齊短板。近三年,投資4.6億實施民生項目37個,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在87%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投資1.3億元建成現代化教育專區,教育資源更加優質均衡,全市流動人口子女也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投資近2億元建成衛生專區,市域內就診率達90%以上,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基本達到100%。實施棚戶區改造2315戶,打通“斷頭路”4條,新建續建市政道路10條,實施315國道沿線整治及城市清潔行動,城市服務管理質量顯著提升。

 

堅持“三交”聚魂,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更加深入

       堅決貫徹“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重大要求,認真落實國家民委等有關部委實施的“三項計劃”,以健全完善平臺機制促進交往,以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社區環境促進交流,以互嵌式發展促進交融。

       將“臺(州)茫(崖)攜手、兩地融合”貫穿對口支援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深入推進產業援青、民生援青和人才智力援青,開展“山海情暖心行動”“青少年手拉手”“援建專家茫崖行”等活動,推動兩地各族干部群眾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往來互動。

       組織臺茫兩地各族青少年開展文化交流、參觀體驗、研學旅游等,建立學校、共青團少先隊、班級、學生“四級結對”機制,通過夏令營、書信交流、網絡視頻班會、思政課授課等不同形式,實現兩地青少年跨區域、多樣化的交往交流。

       制定《茫崖市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干部職工公租房、移民搬遷、保障性住房建設為重點,統籌布局學校、醫院、黨群服務中心、便民商圈和游客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打造社區“石榴籽家園”、國道“石榴籽驛站”和企業“石榴籽服務站”,鞏固中小學、幼兒園混班混宿措施,開展“一家親”聯誼交流互幫互促活動,讓各族群眾由居住空間拓展到經濟、文化、社會和心理等的全方位嵌入。

       出臺茫崖市人才工作提質見效22條措施,搭建勞務對接平臺,開展“春暖農民工”“春風行動”等活動,鼓勵和支持少數民族群眾到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務工經商、求學就業,引導高校畢業生、各地群眾到茫崖市投資興業、創業就業、工作生活。

廣場.jpg

   茫崖市中心廣場  


       實施民企調研、企業興村、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架起地企共建民族團結連心橋,上百家企事業單位主動參與創建活動,主動承擔回報社會任務和地企聯誼工作。建立與駐地企業長期走訪交流共建機制,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引導駐地企事業單位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納入總體規劃,融入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推動地企聯創、融合共治。

       與時俱進調整完善有關政策措施,正在探索制定《茫崖新市民管理服務條約》,從就業、就學、安居等方面入手,建立流動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協作機制,引導鼓勵人口雙向遷移流動,推動各民族人口流動融居,所有在茫崖務工經商的流動人口享受城市公共服務均等化政策。

       針對青海油田生活基地在甘肅敦煌,其員工輪班倒崗,以及近4萬市民在甘肅省敦煌市居住等的實際,在敦煌市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和8個“飛地”社區,強化兩地協作和跨區域政務服務改革,推行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高度重視對兩棲流動市民服務管理,構建起飛地市民15分鐘服務圈。

 

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堅決在法治軌道上治理民族事務,把依法治理作為創建工作基礎工程,始終用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各族群眾、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科學精準治理民族事務。

       全面貫徹落實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制定《茫崖市法治政府建設分工方案(2021—2025年)》,持續開展法律“八進”和法治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綜合運用法律、教育、調解等方式維護民族團結,加大對各級領導干部、窗口部門、行業部門等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培訓,規范執法行為,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水平顯著提高。

       堅持黨組織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打造“一核五治”模式,完善黨組織統一領導的基層治理組織架構,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向小區、樓門、院落、管理網格等治理單元延伸,向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社區社會組織等治理主體覆蓋,把新就業群體納入基層治理體系,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建成“市—鎮—社區(村)—網格”四級治理網絡,推行“互聯網+社會服務”“互聯網+社會治理”“網格+網絡”模式,健全突發事件預案和應急處置機制,形成“主體在市、延伸到鎮、落實到社區(村)、規范到網格”的治理新格局,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初步建成。

       深入開展“平安茫崖”系列活動,組織開展社會風險隱患大排查攻堅行動和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率保持在95%以上。

 

守正創新,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茫崖市始終把為祖國做貢獻、為中華民族謀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第一職責和檢驗標準,立足地區實際、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團結帶領各族干部群眾,勇于登高望遠、善于創新探索,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打造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建在茫崖市賽什騰山上的冷湖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培育原創性科學成果的重要的光學天文研究基地。上世紀60年代,冷湖是全國著名油田之一,最繁華時有近十萬人,隨著石油開采量的減少,石油工人撤離冷湖,2020年鎮上常住人口僅有200余人。進入新時代,冷湖鎮作為一個資源衰竭性城鎮,不斷探索轉型之路,從“地下”發展到“天上”,引進國家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大型天文望遠鏡項目,為國家天文科技彌補了多項空白,開啟了打造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的新篇章。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7所高等院校在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立了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對冷湖鎮打造世界級的天文研究中心、培養中高端天文科技人才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夜色茫崖.jpg

夜色中的茫崖市區


       培育創建天文星空文化品牌。冷湖科幻文學獎創辦于2018年,是中國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科幻文學獎項。評委會匯聚了中國文學、中國科幻文學以及中國影視行業最權威的專家團隊,在推動冷湖科幻IP建設的同時,為柴達木廣袤的類外星球自然景觀賦予了新的文化靈魂,為國內原創科幻作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創作平臺,為科幻與文旅結合的產業化開辟了全新模式。

       綠色發展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始終立足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定位,全力推動茫崖市服務和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在“地球第三極”創業發展67年的青海油田,聚焦“推進能源革命”和“綠色轉型發展”提出“三個千”產業規劃,承擔的青海省揭榜掛帥項目,是全球首例將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與油田廢棄油氣藏相結合的先進儲能項目。老牌國企青海創安公司成立于1958年,曾在上世紀國家“三線建設”和軍工產品開發方面作出過突出貢獻。近年來,茫崖市積極爭取“新能源+新材料+尾礦綜合治理”“源網荷儲”尾礦綜合利用中試項目等,為全市乃至全州引進相關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也為其他地區尾礦回收利用積累了可資借鑒、可供復制的茫崖經驗。


作者:中共茫崖市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暨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責編:金向德 龍慧蕊

流程制作:高寧(見習) 王昕怡(實習)

 



出版號:CN11—4606/C 京ICP備15020131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63號   監督舉報電話:010-58130834? 舉報郵箱:zgmzxmt@163.com
亚洲日韩视频一区二区|日本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亚洲二品区|久久免费精品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