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茫崖市緊扣區位特點,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構筑起維護青海、新疆、甘肅交界地區穩定和民族團結的堅固長城,各民族齊心協力、共同保障邊界安全和社會穩定,推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式發展,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增強。
守正創新 推動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始終貫穿茫崖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引導全市各族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命運與共、生死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積極打造成為邊界地區團結協作和諧穩定樣板區。與此同時,不斷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立體化現代化治安防控體系逐步健全,統籌推進“石榴籽社區”“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點”“飛地社區”“紅網格+”等品牌建設,逐步構建起“外有站點查緝、內有巡邏防控和社區網格聯防、區域協作聯控”的茫崖特色治理體系。全面推進“楓橋經驗”茫崖化,全力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健全軍地公共資源共享服務機制,深入開展民兵軍事演練、文藝創演等雙擁共建活動,鞏固拓展“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系。
保障民生 促進各民族互嵌式發展
茫崖市結合市情,積極構建互嵌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引導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茫崖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的目標共同奮斗。在改善群眾居住環境上,以實施惠民工程為切入點,將新規劃建設的金山路安置小區作為示范點,按照政府頂層設計、群眾自愿參加、入住機會均等的原則,全市450戶1500余人,涵蓋漢、蒙古、回、藏、土、維吾爾、東鄉等各民族,相繼入住小區,平等享受住房補助、教育、就業等的優惠政策。在社區管理和服務上依法依規、全面跟進,全方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優質化、資源配置均等化,為各族居民提供良好和諧的生活環境。在文化建設上,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推動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創新交融,鼓勵各族群眾通過傳統節慶等活動開展互動交流,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綠色發展上,累計投資5.6億元實施城鎮防護林建設和重點公益林管護等工程,栽植各類苗木370余萬株,城鎮綠化率達30%,在瀚海戈壁上造出一片綠林。
匯崖市各族學生表演節目 攝影/李積順
匯聚力量 共謀企地共建新格局
近年來,茫崖市不斷加強與青海油田公司、青海創安公司等駐地公司的溝通對接,建立長期走訪交流共建機制,做好企業服務保障。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企業”為契機,把駐地企事業單位納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總體規劃,引導以青海油田為代表的駐區大型企業將民族團結進步融入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加強地企聯動,開展地企共建系列主題活動,打造了企地共建“民族團結林”,助推各項創建活動提質增效,譜寫企地合作新篇章。在這一過程中,鼓勵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產業發展、城鎮基礎設施改造、城市綠化、安全生產等,打造企地合作的“茫崖范本”,形成了“黨性共煉、責任共擔、學習共促”的良好局面,企地之間始終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協作、互相支持,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動上同頻共振,舉措上同向發力。
產城融合 促進各民族共同富裕
全力以赴招商引資,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成功簽約項目6個,簽約金額達10.25億元。全面融入青海省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形成旅游業“1+N”規劃體系。建成冷湖俄博梁生態旅游區、冷湖火星營地、冷湖實驗室等文旅項目,推動沉浸式模擬登陸火星的探險體驗,先后成為2021年度中國最美星空目的地、全國首個商業航天員模擬培訓基地和2022年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成功打造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著力推進高品質旅游景區,正在申報翡翠湖、火星營地創建A級景區,推進艾肯泉、火星營地3A、2A級景區評比工作。202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72.9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53億元。重點培育發展柴達木黃牛和尕斯蒙古羊優勢主導產業,積極融入“神奇柴達木”海西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打造尕斯蒙古羊標準化養殖基地,謀劃實施尕斯蒙古羊深加工、邊疆土特產交易中心等項目建設,為融入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創新發展牧業旅游等新興業態,著力壯大和延伸農畜產業鏈、價值鏈,帶動當地牧民增收。培育全市規模以上鹽湖企業13家,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完成108.88億元、同比增長3%;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4.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36億元,同比增長170.7%,創歷史新高;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610元,人人都過上了幸福小康生活。
責編:張昀竹 龍慧蕊
流程制作:高寧(見習) 魏佳怡(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