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經濟
防沙治沙 守此青綠——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草原生態修復側記
2023-07-05 19:04

      六月仲夏,草木葳蕤。一場小雨過后,位于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以下簡稱東烏旗)滿都寶力格鎮的乃林郭勒河逶迤而去,河岸花草濃郁蔥蘢,滿都寶力格鎮國家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試點項目現場的牧草同樣綠草如茵。如果不是地面上的網格型平鋪草簾,很難想象這片草原的生態環境曾那么脆弱。

      2019年,東烏旗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相關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爭取到滿都寶力格鎮的國家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試點項目。該項目國家總投資3699.49萬元,建設規模為14.5萬畝,建設時間為3年。   

1111111.jpg

修復前后對比

      自此,三年的草原生態修復“仗”打響了!東烏旗堅持自然修復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分區分類按類型按規模制定了具體措施,通過實施圍欄、免耕補播、沙障設置、風蝕坑平整、沙地禁牧等一系列干預措施,植被退化勢頭得到有效遏制,流沙得到有效控制,草群蓋度提高10%-20%,每畝干草產量提高15公斤以上,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我是土生土長的滿都人,如今這樣好的草勢,我只在小時候看到過。通過草原生態修復,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牧民們的生態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積極配合禁牧休牧工作?!睗M都寶力格鎮巴彥布日都嘎查黨支部書記、嘎查長乃門白乙拉站在草場上感慨道。

333333.png

      444444.png

      除了滿都寶力格鎮的國家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試點項目,東烏旗其他草原生態修復項目也在積極推進。2019年7月,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在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成功舉辦,作為試點地區,東烏旗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人工干預為輔”的基礎治理原則,以推進草原生態持續發展為宗旨,從保護和恢復草原現狀出發,加快退化草原恢復和治理工作。三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及東烏旗的草原技術人員多次實地勘察,確定了需要修復的區域、類型、規模及投資標準和技術措施,先后實施了《2019年東烏珠穆沁旗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試點項目》《2019年東烏珠穆沁旗退化草原生態修復項目》《2021年東烏珠穆沁旗草原生態修復項目》三項較大規模的項目,累計修復草原51.5萬畝,總投資達1億元。

1111111.png

      霍爾其格沙地位于東烏旗薩麥蘇木,總面積18萬畝,治理前40%為流動沙丘或半流動沙丘,曾是烏珠穆沁草原較大的沙地之一。通過動員牧戶遷出沙化地區、推進治沙工作、恢復植被等措施,霍爾其格沙地流動沙丘基本固定,明沙面積逐漸縮小,植被恢復率達82%以上,生態功能顯著恢復,換上了“綠”裝。堅韌的“治沙精神”也如沙生植物一樣扎根土壤,深入人心。

13.png

      從最初的“一棵草”到“一片綠”,再到“固、管、護、養一體化”,東烏旗各級各部門在草原生態修復實踐中不斷探索,向綠而行。近年來,東烏旗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嚴格落實各項生態保護制度,全面實施生態治理、沙地禁羊、沙源治理等工程,修復退化草原生態27.5萬畝,森林撫育1萬畝、新增造林5500畝、工程固沙1000畝,全旗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復,土地沙化趨勢得到極大緩解,水清、草綠、林茂的綠色生態長廊基本形成。

      下一步,東烏旗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考察并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鞏固生態修復成果,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創建工作,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來源:東烏珠穆沁旗宣傳平臺

文:蓋文瑛

編輯:張偉  白彌(實習)

流程制作:高寧(見習)

出版號:CN11—4606/C 京ICP備15020131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63號   監督舉報電話:010-58130834? 舉報郵箱:zgmzxmt@163.com
亚洲日韩视频一区二区|日本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亚洲二品区|久久免费精品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