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詩畫共同體
時代強音 奮進力量——新時代十年的中國音樂
2023-07-05 16:30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年,也是我國音樂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


十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廣大音樂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真情傾聽時代發展的鏗鏘足音,生動謳歌改革創新的火熱實踐,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豐富的藝術實踐和優秀的音樂作品,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把握時代脈搏  吹響時代號角


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抒懷,是黨領導下的音樂事業最鮮明的審美傳統,也是音樂工作者始終堅守的藝術理想。


回望十年來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都有樂符標注的閃亮坐標,每一個難忘時刻,都有嘹亮歌聲相伴相隨。


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通過“禮贊新時代——原創優秀交響樂作品展演”、“新歌唱新疆——2022優秀原創歌曲演唱會”等系列主題活動,熱情謳歌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以攀登藝術高峰的精品力作反映新時代、禮贊新時代。在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勝利召開以及抗戰勝利7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匯聚音樂界中堅力量推出的“致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百年放歌”“各族兒女心向黨”“我篤信你”“中國精神”等系列重大主題創作展演活動,吹響了鼓舞人心的時代號角,激勵著中華兒女在新時代長征路上砥礪奮進。聚焦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舉辦了“小康之歌”大型主題音樂會、文藝扶貧歌曲采風創作等系列活動,生動展現全面脫貧帶給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創作并成功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歌交響音樂會”,發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少兒聲樂套曲》等;踐行“一帶一路”偉大倡議,舉辦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絲綢之路創作計劃、“金鐘之星”民族音樂會等。這些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緊扣重大時間節點,精心策劃、組織實施開展的一系列有聲勢、有特色、有影響的主題音樂實踐活動,或深情禮贊黨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或熱情謳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奮斗歷程和嶄新成就,或生動形象地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為鼓舞人民士氣、凝聚社會共識,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現了廣大音樂工作者順應時代要求、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回答時代課題的使命與擔當。在2022北京冬奧會、G20峰會等重大國際活動和會議文藝演出中,音樂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無窮魅力,更傳播了蘊含其中的價值訴求和智慧之光。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中,音樂界與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廣大音樂工作者自覺擔當、主動作為,積極投身以藝戰“疫”,傾情創作了近10萬首抗疫公益歌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音樂的力量。


加強引導扶持  精品人才涌現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十年來,音樂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提升精品創作的組織化程度和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廣大音樂工作者牢固樹立“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的意識,努力推動音樂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收獲了喜人的優異成果。


縱觀十年來音樂舞臺上涌現的新作,我們能夠感受到一個鮮明的特色,那就是音樂家們更加關注現實、關注社會,自覺將弘揚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美學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作品作為指導自己創作的方向,將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觸及靈魂、引起人民的思想共鳴作為創作的標尺,將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作為根本的目標,通過歷史與現實的交融、個性化藝術創造與大眾歷史文化記憶的接通,用心用情用功地創作了一部部時代佳作。例如民族管弦樂《風雅頌之交響》《中軸》《大河之北》《宋詞意境》;交響樂《大秦嶺》《魯迅》《英雄》《我的祖國》《星辰大?!贰稛羲贰肚Ю锝健?;歌曲《光榮與夢想》《天耀中華》《強軍戰歌》《不忘初心》《新的天地》《你笑起來真好看》《堅信愛會贏》《少年》《領航》《愛國之戀》《心遠天高》《走在小康路上》《幸福少年》(組歌)等優秀作品,散發著強烈的現實人文觀照和記錄時代發展、謳歌社會正能量的共同氣質,彰顯了當代中國音樂家積極自覺響應和貫徹“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的創作導向,傳遞出“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音樂創作及審美價值觀。


這十年,包括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推選;中國音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舉辦的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聽見中國聽見你”年度優秀歌曲推選、“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指揮人才展演、全國優秀青年詞曲作家高研班;國家大劇院推出的“青年作曲家計劃”作品征集等在內的一系列活動或項目,有力地推動了音樂創作的健康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年中舉辦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推選活動中,超過三分之一的獲獎或入選作品來自中國音協全國優秀青年詞曲作家高研班的學員。


作為全國唯一常設的音樂綜合性大獎,中國音樂金鐘獎自2012年以來共舉辦了五屆,圍繞“不斷提升新境界新格局”目標,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不僅專業導向和價值取向更加彰顯,評獎機制和評獎細則更加完善,而且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融媒體宣傳推廣渠道,線上線下觀看人次突破10億,業界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王傳越、黃訓國、龔爽、王澤南、陸軼文、程皓如等百余名優秀青年音樂人才由此脫穎而出,其中很多已成為當今中國音樂表演舞臺上最具實力的青年音樂家,在國際、國內重大演出和重要比賽中獲獎,在重要劇目中擔任主角。


十年來,音樂理論評論在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中國音協舉辦的“全國音樂創作座談會”“新時代歌曲創作座談會”“全國交響樂創作與發展座談會”“音樂的力量——抗疫主題音樂創作座談會”等活動,在及時總結創作經驗、分析創作現狀、探討創作方向的同時,廣泛凝聚了新時代語境下進一步提升中國音樂創作質量的共識。


堅定文化自信  堅持守正創新


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十年來,音樂界以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立足中華文化,依托中華傳統音樂寶庫,在傳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如何將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時代價值乃至世界意義提煉并展示出來,是每一位當代藝術家都需要思考的時代命題?!坝∠髧鴺贰薄昂I仙駱贰薄敖z竹里的交響”“長城”等一系列民族音樂會,通過藝術呈現與傳播手法的不斷創新,展現出民族音樂與時俱進的發展新路。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原創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北京傳統音樂節、“華樂論壇”等活動的舉辦,對普及民族器樂知識、推出民族器樂演奏新人、催生民族器樂時代精品等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中國音協主辦的系列“小金鐘”民樂展演活動,在普及民樂的同時也發現了不少好的苗子,為專業演奏人才的培養儲備了后備力量。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專業院校作為推動民族音樂發展的重要力量,舉辦了各種形式的民樂音樂節和賽事,在推動民族器樂的表演、創作、理論研究以及樂器改革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爸袊褡逡魳钒l展和扶持工程”計劃實施以來,在民族音樂信息庫建設、古譜整理研究(工尺譜)、古詩詞、古琴進大學表演以及民族音樂人才培訓、新作品創作、文化“走出去”等項目中,為當代民族音樂的發展真正起到了幫扶作用。


這十年,國內各大民族樂團積極探索突破常規的民族器樂表現形式,將故事情節舞臺表演和樂器演奏有機結合融合一起,以《泱泱國風》《春江花月夜》《東西南北風》《樂和四?!返葹榇淼膬炐阕髌?,通過獨特的創編和演繹,用民族器樂繪制多彩絢爛的世界音樂地圖,挖掘了民族音樂全新的藝術表現力。中國民族音樂的繁榮進一步推動了海外民樂的發展。國內樂團不僅邀請國際級的指揮家、音樂家來華交流合作,也有越來越多的機會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風采。


十年來,歌劇創作領域在多種多樣的題材風格下凸顯出共同的文化價值追求,在多層次的創作格局下,“國家在場”的生產模式正成為主導,在體現出地域色彩鮮明的同時,對“民族化”手法做出了多樣的探索,有關民族歌劇創作的專題座談會和藝術實踐在全國次第開展,顯示出中國歌劇尤其是民族歌劇創作正處于一種良性、均衡的發展態勢。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自2017年實施以來,對民族歌劇的創作生產、普及推廣、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等進行了有力扶持?!栋酌贰缎《诮Y婚》《黨的女兒》等經典民族歌劇的復排巡演,重新煥發經典魅力,點燃觀眾對民族歌劇熱情?!兑拭缮健贰哆线下锅Q》《馬向陽下鄉記》《紅河谷》《大漢蘇武》《土樓》《紅幫裁縫》《回家》《紅船》《大地頌歌》等一批新創的革命和現實題材歌劇作品成為文藝舞臺上的一大亮點,展現出音樂人對追求具有中國氣派和民族風格歌劇藝術的可貴自覺和重要探索。特別是歷史大潮中的真實事件和人物,作為主角呈現在歌劇舞臺上,更有力證明了紅色題材和弘揚主旋律的作品,在藝術上越是有追求、有標準,在思想精神引領上就越能獲得理想效果。


回望十年非凡歷程,哪里有火熱的生活,哪里就有昂揚奮進的旋律;哪里是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哪里就有音樂工作者的身影。


(來源:《中國藝術報》 本刊略有刪節 標題為編者所加



作者:中國音樂家協會

來源:《中國民族》雜志2023年第03期

編輯:王孺杰  流程制作:韓東峻


出版號:CN11—4606/C 京ICP備15020131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63號   監督舉報電話:010-58130834? 舉報郵箱:zgmzxmt@163.com
亚洲日韩视频一区二区|日本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亚洲二品区|久久免费精品频无码